2023-04-10
“是不是回来晚了?如果能再早一点,他的情况或许会好一些。”
回国之后,赵玲(化名)不止一次地这么念叨着,看着病床上的儿子明明(化名),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,那就是一定要治好儿子的病。
回国后立即住进医院的明明
放弃刚稳定的海外务工生活 他们只盼儿子健康
2023年1月初,从非洲到北京的一趟航班上,赵玲抱着刚出生三个多月的明明,一手固定住儿子的身体,另一只手轻轻抚去他额头上的汗珠,全程无眠。累的时候,她也只是轻轻靠一会身旁丈夫的肩膀,脑子里盘旋着儿子接下来可能面对的各种情况。 赵玲和丈夫出生东北农村,两个人辛苦打拼好不容易在城市站稳脚跟,却在疫情期间遭受重创。赵玲和丈夫的工作因为疫情影响收入大幅缩减,祸不单行的是丈夫又被确诊为肠梗阻,手术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工作,短短一年的时间,家里的积蓄就花费一空还欠了债。挺长一段时间,都是赵玲独自打工支撑着这个小小的家。 2021年,赵玲的丈夫得知一个去非洲务工的机会,身体基本康复但经济上“一无所有”的他跟妻子斟酌再三,决定抓住这次机遇,“再不赚点钱,房贷都还不上了。” 就这样,赵玲跟丈夫一起踏上了海外务工的旅程。一方面她能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,免得丈夫旧疾复发,另一个方面两个人一起也有个照应。从起初的水土不服,到慢慢习惯非洲的气候,赵玲跟丈夫慢慢适应了非洲,工作慢慢起步,生活也开始有了起色。半年后,赵玲怀孕了。他们满心欢喜地等待着孩子的出生,完全没想过疾病会又一次狠狠打击他们这个脆弱的小家庭。 “明明的症状怎么这么像网上说的先心病啊?”看着儿子喝奶一天比一天少,每次哭闹都会出一身汗,抱在怀里也能明显听到的心跳声,赵玲跟丈夫非常焦虑。当地医疗水平非常有限,医院根本给不出任何诊断建议,回国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,但这也意味着他们必须放弃刚刚稳定一点的新生活。 赵玲和丈夫没有犹豫,立刻开始着手联系回国。
赵玲和明明
回国后第一时间确诊 手术后的他正在努力康复中
当时,因为疫情防控国际航班很紧张,赵玲跟丈夫先着手联系国内的医院,咨询住院事宜。那段时间,他们没日没夜地为儿子的病情操劳,白天赵玲查阅各种资料、联系国内的医院,晚上丈夫工作回来,他们就一起讨论回国的事情。 2023年1月,国际航班放开的第一时间,赵玲就跟丈夫带着儿子踏上回国的旅程。航班一落地,他们就直奔提前联系过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。 因为医院只能有一位家长陪护,赵玲陪着儿子住进了医院,办理完住院手续立马开始各项检查。陪着妻儿忙碌大半天后,赵玲的丈夫才有时间去找附近便宜点的小旅馆。 接下来的日子,赵玲在医院24小时候陪着儿子,丈夫每天奔波于医院和旅馆之间,负责跟医生的各项沟通,也帮母子俩及时补充需要的各种物资。
特别乖巧的明明在检查时很少哭闹
住院之后,赵玲一直都在因为没能更早带儿子回国而内疚自责。乖巧的明明总是安静地躺在病床上,眨着黑溜溜大眼睛好奇地望着来来回回穿着白大褂的叔叔阿姨,又转过头看看妈妈,小手时不时在空中挥舞两下,努力去抓妈妈的手,好像在说“妈妈,没关系,不要担心我。” 很快,明明就被确诊为先心病,“现在能回来做手术就是好的,没有特别大的耽误!”听到医生的话,赵玲一直特别内疚的心才稍微放松一点点。医生告诉他们,明明当时的情况需要先住院调理和观察一阵,各项指标都稳定后才能安排手术。 得知能手术,赵玲和丈夫立马松了一口气,但住院和手术费用又让他们犯起了愁。两人刚刚存下的一点积蓄,已经在航班上花去不少,而明明的情况短期内根本离不开医院和大人的照顾,完全没有收入来源的他们又一次陷入了困境。 得知明明家的情况,医生帮他们申请了“爱佑童心”——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救助项目,“医生说通过的希望很大,有了这笔资助,我们的压力能小不少。”病房里,其他患儿的家长也纷纷鼓励赵玲,“别太担心,明明一定可以顺利度过难关的!”
赵玲和丈夫最大的心愿,就是明明早日康复 2023年3月,在爱佑童心项目的支持下,明明顺利接受了手术,目前已经出院回家休养。赵玲仍然24小时陪伴在儿子身边,而她的丈夫已经开始新的工作,虽然眼下的生活好像又要从零开始,但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要给儿子幸福安稳的生活的想法,“只要孩子康复了,我们就没有过不去的坎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