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7-26
“真的太感谢你们了!要不孩子的病怎么会这么快治好,这两天我们正准备去术后的第二次复查呢。”
第一次复查时的梓萱 梓萱(化名)妈妈在电话里高兴地说道,与半年前那个在医院迷茫、焦虑的农村母亲截然不同,现在她的话语中充满了踏实与喜悦。 梓萱是家里最小的孩子,她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河南东部的一个小村庄,世代靠务农维生,梓萱的父母亦是如此。随着孩子们相继出生,梓萱的爸爸必须在农闲时出去打工,才能维持家用,虽然生活的压力逐步增大,但每每看着家里热热闹闹的情景,他跟梓萱的妈妈都觉得非常满足和幸福。 2018年,梓萱跟双胞胎姐姐一起出生,因为是家族这代孙子辈里第一个双胞胎,她们的到来让全家人都喜出望外。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里,梓萱和姐姐都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着,直到她们8、9个月大时,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。 当时,妈妈发现梓萱的体力明显不如姐姐,同样的爬行距离,姐姐可以很轻松地来回,但梓萱就总会停下喘气,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,对比也愈发明显。 心里没底的妈妈在观察一段时间后,就带着梓萱前往县医院检查。“心脏有杂音,从片子看可能是先心病,得手术。”医生的话完全出乎梓萱妈妈的预料,她甚至怀疑医生是不是搞错了。无法接受女儿生病的现实,梓萱妈妈和丈夫商量后,立刻带着女儿前往郑州,“大医院肯定不会看错吧!”这是梓萱妈妈心里唯一的念头。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,郑州的医生给出了同样的诊断,不过令梓萱妈妈稍微宽心的是,医生告诉她梓萱的病不算严重,一次手术就能根治。“她哥哥姐姐身体都健健康康的,根本没想过她会得这么重的病,需要做手术的病。”每次回忆起确诊时的场景,梓萱妈妈都忍不住流眼泪,“当时家里没有积蓄一下拿不出手术费,我跟他爸想着,先回去打工攒攒钱再去医院,谁知道这一等就是两年。” 疫情期间,梓萱父母的收入更加不稳定,外出打工的计划也迟迟无法落实。直到去年夏天,梓萱的爸爸才又前往外地务工。今年春节回家时,他不仅带着辛苦工作赚来的3万块钱,更带着很快就可以让女儿康复的喜悦心情。 今年二月,正月十五还没过,梓萱父母就带着女儿前往河南省胸科医院,“特意给她买了身红衣服,希望能顺顺利利。”
穿着新春红衣的梓萱,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来到医院 住院后,梓萱接受了详细的检查,因为推迟了近3年的时间,医生告诉梓萱的父母,现在手术的风险和费用都会比3年前高一些,他们准备的钱并不足以支付所有的费用。梓萱父母失落地望着医生,以为他们这次又要错过让女儿康复的机会。“别担心,你们可以申请公益项目,再加上医保,应该能够。” 梓萱父母忐忑地望着医生,这是他们第一次听说公益项目。很快,医务社工就协助他们申请“爱佑童心”——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救助项目,并在梓萱手术前顺利通过了审核。 “妈妈,手术疼不疼啊?”梓萱知道自己需要做手术之后,虽然不哭不闹,但不时就会向妈妈询问,“不会很疼的,做了手术你回家就能和姐姐一起跳皮筋,也能上幼儿园的活动课了呢,好不好?”
手术前的梓萱,虽然有些紧张,但一点也不害怕
虽然自己在安慰女儿,但梓萱妈妈心里其实还是不踏实,她一直非常自责隔了这么久才给女儿看病,很怕因此影响女儿的康复。在郑州住院的二十五天里,她几乎每天都睡不好觉,直到梓萱顺利度过术后的观察期,可以出院回家的时候,她那颗悬着的心才终于缓缓放下。
刚出院的梓萱 萱回家后恢复得很不错,短短一个多月就胖了两斤。术后一个月去复查时,医生也说情况良好没有任何问题。尽管如此,妈妈还是希望她能在完全恢复后再回幼儿园上课,所以刚刚过去的这个学期,梓萱一直在妈妈的精心照顾下居家休养。 “这次复查也没问题的话,我回来就联系她的班主任,她可以回去上学啦!”梓萱妈妈高兴地告诉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