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7-11
七年前,儿童主任第一次见到湘湘(化名)时,她才八岁,刚上小学二年级。父母离异后,湘湘和两个妹妹一直跟年迈体弱的奶奶一起生活。因为脑梗的缘故,奶奶常年佝偻着身子,一个人辛苦地照顾着三个孙女的生活起居,常年在外打工的父亲,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家一趟,有时很长时间都不会回来。
儿童主任第一次见到的湘湘
当时儿童主任印象最深的,就是湘湘的奶奶一直对她无奈叹气:“我不识字,没文化,读书的事一点帮不上。”
原来当时湘湘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,奶奶看到成绩单一边埋怨孙女没有好好学习,一边又责怪自己完全帮不上忙,不知如何是好。
“我不会做,每次做错了,上课的时候老师还会批评。”湘湘皱着眉头,小小的脸上写着挫败感。学习,对那时孤立无援的湘湘来说,像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。
“哪里不会?我们一起来看看。”儿童主任轻轻坐到湘湘身边,拿起湘湘的作业本端详,开始一句一句地解释,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引导。湘湘怯生生地问着,儿童主任耐心地回答着。最后一个问题写完时,湘湘高兴地笑了:“太好了,明天老师肯定不会说我了。”“阿姨以后还会来,上课有没听懂的,作业有不会的地方,都可以记下来,我们一起解决。”那一刻,湘湘第一次感觉到,学习也没那么可怕了。
儿童主任为湘湘送来的书桌
有了儿童主任的帮助,湘湘的学习渐渐有了起色。课堂上,她不再总是低着头,而是敢跟随老师的讲解,甚至跟老师眼神互动,继而尝试主动举手回答问题,虽然有时答案不完全对,但她的改变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鼓励。一次语文考试,湘湘考了85分。当她拿着那份试卷给儿童主任看时,脸上的笑容透露着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豪。“今天老师在班上夸我了,还鼓励我继续努力。”她兴奋地说,“我要多在家复习,争取下次考得更好。”
儿童主任欣慰地拍拍她的肩:“真棒!学习上下功夫就会有进步。不过也要劳逸结合,该玩的时候放松一下,等回来学习就更有劲儿,这叫劳逸结合。”湘湘用力地点点头。
儿童主任对湘湘带来的改变不止学业,她经常叮嘱湘湘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,帮助年迈的奶奶减轻负担;也耐心地教会湘湘如何把衣服洗干净、晾整齐,时常提醒她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;还鼓励她为妹妹们做出榜样,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上。
湘湘带着两个妹妹一起洗袜子和鞋子
这些看似平常的叮嘱,像春雨一样润物无声。湘湘开始学着整理自己的床铺被褥,主动拿起扫帚清扫院子,带着妹妹们一起洗衣服。奶奶肩上的担子轻了些,脸上也多了笑容。湘湘也在这些日常琐事中,一点点学会了自律,懂得了作为长姐的责任。
湘湘认真地整理自己和妹妹们的床铺
一天,儿童主任陪湘湘在书桌前温习功课。湘湘忽然停下笔,抬起头,很认真地对主任说:“我要好好读书,等以后长大了想成为像你一样的人,也能去帮助其他小朋友。”稚嫩的话语里,藏着真挚的感激和对未来的憧憬。在儿童主任持续的关心和大家的爱心支持下,湘湘顺利地升入了镇上的初中。
儿童主任耐心地辅导湘湘和妹妹做作业
然而,湘湘和妹妹们一天天地长大,奶奶也一天天地衰老下去。有一阵子,奶奶病倒了,住进了医院。家里的顶梁柱突然倒下,湘湘作为家里的老大,感觉生活的担子好像交到了自己肩上。看着憔悴的奶奶和稚嫩的两个妹妹,一个念头在湘湘心中萌生:辍学吧,出去打工赚钱,帮奶奶分担,撑起这个家。
儿童主任知道后心急如焚,一次又一次地来到湘湘家。起初,湘湘只是低着头沉默,说些“家里太难了”、“奶奶太累了”的话来回绝儿童主任想让她重新上学的心意。儿童主任没有放弃,决定对症下药,她不再只是讲“读书很重要”的大道理。她坐在湘湘身边,握着她的手,耐心地听湘湘诉说她的担忧、她的无助和对奶奶的心疼。主任理解湘湘的孝心,但更心疼她因此放弃的未来。
“你的心意奶奶知道了,她也很担心你,更不希望你放弃读书啊。”主任语重心长地说,“你现在出去,能赚多少钱呢?能真正解决家里的困难吗?奶奶最希望看到的,是你和妹妹们都能好好上学,将来有出息,那才是真正帮了奶奶,帮了这个家。读书的路是难,但它是带着我们走出大山、改变命运最稳当的路。
奶奶住院的时候,儿童主任和湘湘带领妹妹们打扫房间
儿童主任让湘湘想一想考85分时的喜悦,想想自己说过的要帮助别人的梦想。湘湘慢慢地抬起头,声音不大却清晰地说:“我……我还是想读书。”“好孩子!想读就好。家里的事我们一起想办法!”儿童主任的承诺,让湘湘更加坚定。湘湘又重新背起了书包,回到了她熟悉的课堂。
如今,湘湘早已不再是那个对着作业本发愁,害怕老师批评的小女孩了。周末放学回家,除了照顾奶奶、分担家务外,湘湘还会督促妹妹们完成功课,会耐心地教她们认字、算数,就像当初儿童主任教她一样。儿童主任依然会定期来访,湘湘会主动分享学校的新鲜事和自己的心事。湘湘的路还很长,中学、高中乃至更远的未来,挑战不会消失。但有了那些未曾离开的陪伴与支持,她,和这个家的未来,正一步一个脚印,走得越来越稳,越来越有力量。